龙在哪里?王者重生的预言

中国网 2015-10-24 18:26:28

\

龙隐于野,天地玄黄。

五百年前,龙神秘失踪了,只留下一片鳞片。不祥之兆,笼罩天地。神龙不在,群魔乱舞,如果月圆之前找不到龙,生肖就要重选。蟑螂当道,天地间将肮脏不堪,富有正义感的女孩小珍,命运的阴错阳差之间,捡到了遗失到人间的龙鳞,这是寻找到神龙的唯一线索。小珍逐步联合远古神话中的其它生肖,展开一段惊奇的冒险之旅,终于找到被困的神龙,使神龙重返天界,恢复十二生肖所确立的天地秩序。

在搞笑中看完新片《龙在哪里》,却隐约觉得,这是一部充满隐喻的电影。神龙被困,沉潜,磨难,惊醒的故事,与中华文明遭遇磨练与重生的漫长历史重叠。隐藏了制作方在历史叙事领域的野心。

五百年必有王者兴。

王者,并非独指人间的大英雄,更是指向国家和文明兴盛的大趋势。以世界著名历史学家、《全球通史》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观点来看,公元1500年是中西方文明的走向的分野。自此至今,正好是500年一个轮回。

理性与血性的双重衰落

万古如长夜。

神龙既隐,暗喻中华文明之衰落。虽然“崖山之后无中国,明亡之后无华夏”已成共识,但是,中华文明的衰落,在纵向的历史与横向的全球两个坐标中,却有不同的意义。

中华文明自宋代达至顶峰,后遭游牧民族的残酷打击,元气大伤。但是一直到明代中晚期,中华文明仍在全球之巅。在技术领域,天工开物所记载的技术,与西方世界处于伯仲之间;在思想文化领域,王阳明创立的心学,兴盛于一时,并远播日本、朝鲜和东南亚。在经济领域,中国的生产力仍处于全球最高水平。冶铁、造船、丝绸、棉布、瓷器等产业遥遥领先,工业产值占世界2/3,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经济中心。中国文明虽在相对衰落中,仍未有切肤之痛。

1500年之后,时势突变。

十六世纪初,倭寇之患愈演愈烈,明朝屡次禁海,中国的海上优势,逐步散失殆尽。在亚洲的贸易权,拱手让给欧洲殖民者,在西方民族逐步走向海洋的时候,郑和下西洋却成为中国的落日余晖,明末和继起的清朝,均奉行锁国政策,中国日益孤立于世,并逐步走向落后。

崖山之战后,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被征服。蒙古人的统治不满百年,但是对于中华文明的伤害巨大。中国主体民族的自信、开放、宽容不见了,变得残忍好斗,野蛮自私,这是明之后中国专制加强的重大原因。蒙古人开了很坏的头,先进文化被最野蛮的力量打断和倒退的模式,后来又发生在中华文明身上。满清甚至要求中国人剃发易服。日本认为宋朝以后日本才是华夏文明之正朔,而在明朝灭亡后,朝鲜也认为,中华制度独存于朝鲜。经过蒙古和满清两次杀戮,中华文明失去了自信,最有血性的民族之魂,被屠杀殆尽。奴性深植于国民基因之中。直到日本侵华时期,其懦弱和奴性至于极点。

中华文明日益走向封闭,而西方则经历文艺复兴,宗教革命,工业革命,社会革命等,迅速崛起为全球主导力量。

当中国以文字狱摧毁自由精神的时候,欧洲以文艺复兴的理性冲破黑暗;当中国的科技陷入李约瑟之问,创造精神消失殆尽的时候,欧洲的科技、文化、艺术全面飞跃;当中国日益内敛与萎缩的时候,荷兰、西班牙、英国先后成为世界霸主,法国,德国、美国、俄罗斯、日本相继兴起,纷纷开拓万里波涛。

中华文明不仅纵向持续自我衰退,横向比较西方世界,亦是相对衰落。中华文明的萎缩与衰落,以血性与理性的双重衰退为特征。

鸦片战争开始,中国从天朝上国的睡梦中惊醒,从1840年至民国时期,中国对外战争屡战屡败,不仅如此,千年以来所残存的文化优越感,亦被摧毁。此前的蒙古和满清虽征服了中国,但是中华文明最终征服了征服者。而1840年之后,中国不仅在硬实力上落后,也在文化这个软实力方面落后。李鸿章称中国面临“三千年未有之变局”,就是指中国同时遇到外部军事政治的入侵与外部文明的入侵。

其后,无论是洋务运动,戊戌变法,辛亥革命,还是1949年的共和再造,中国数百年的复兴之梦,不仅是独立之梦,强国之梦,亦是文明复兴之梦。《龙在哪里》中的寻龙之路,亦正是中国人的寻梦之旅。

涅槃之后方可重生

《龙在哪里》里有个值得注意的情节,十二生肖在战胜各自的竞争对手后,需要集体跨越天庭门前的河流,接受水的洗礼,才可以重返天庭。预示着文明的复兴,必是新生,而不是复辟。中华文明的复兴,必以完成自身的嬗变,接受现代潮流,融合百家所长为前提。

从师夷长技以制夷,再到中学为体,西学为用,改良家步步试探,结果全都是死路。中国的落后,不仅是器物与技术的落后,更是文化的落后,最后,中国经历了两次革命和改革开放,才彻底打开了现代化的大门。

传统到底是未来的希望;还是未来的包袱?对于所有曾经光荣的大帝国后裔,这都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话题。

历史学家汤因比将文明分为四个时期:青春期、生长期、成熟期和衰败期。任何文明要想保持活力,就必须不断地吐故纳新,倘若凝固封闭,则必被时代所抛弃。

亚洲最东端的日本,亚洲最西端的土耳其,不约而同地率先实现了现代化,巧合还是必然?

在变革时代,固有文明的中心难以产生新的文明,反是文明的边缘,往往成为变革的肇源地。作为中华文明边缘的日本,作为伊斯兰文明边缘的土耳其,更容易接受改变。

相反,固有的文明中心遇到的反弹强大,昔日辉煌极易造成幻想,如果不能完成对旧有文明的彻底改革,新的文明就无法建立。王国维投湖已百年,殉葬传统,忠义可叹,但中国不要回头,而更需开眼看世界,开眼看未来。

20世纪九十年代,冷战结束后,美籍日裔学者福山出版《历史的终结》,引起当世争议。福山认为,历史的终点就是实现人的自由。西方文明体系能够满足人性中这种需要,由此除了西方文明,人类社会没有别的进化可能。

而几乎同时代,《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》一文的作者亨廷顿则认为,当今世界将存在七至八大文明,主宰全球的将是"文明的冲突"。他认为,未来的世界上将不会出现单一文明“一统天下”的局面,而将是多种文明并存。他提倡文明的对话,以解决文明的危险。在福山的祖国日本兴起了“新东洋论”,也不主张全盘西化。他们认为,文明的发展是无止境的,西方文明并非永久代表最高文明。也并非尽善尽美。日本人还提出关于文明的三大共识,其中第三条认为,最高文明是相对的,文明中心是移动的。较高文明出现于文明的碰撞与交流。随着东方的嬗变,未来文明未尝不会以东方为中心。

龙已归来,却非从前之龙,而是浴火重生。

911的发生,就是西方文明不兼容所导致的悲剧。而西欧诸国债务危机的越演越烈,也昭示其经济发展模式的内生危机。西方成为世界文明中心,已经500年。文明的中心与边缘,即将再变。世代更替残酷,时代潮流却浩大无边。

2010年,中国超越日本,跃升为全球第二经济大国,据预测,至2020年中国即可超越美国,成为全球第一经济强国。当下,亚投行对于美国的布林森顿体系造成巨大冲击,迫使美国战略中心重返亚太,一带一路的宏大布局已就,以中国为轴心之一的新的世界秩序,已逐步形成。

但是,500年之后的王者重兴,不仅在于国力的强盛,更在于文明的再生与更新。融合中西文化,取各自精华,形成博大恢弘的新文化,而非文化的复辟,专制的僵尸还魂。中国人民站起来了,不仅指实体的独立,更需精神的昂扬奋进。中国需要重回东方乃至世界文明的中心。并建立对于世界的其它文明的辐射。作者:罗天昊

相关阅读

每日推荐